運用監控服務來保護您品牌的域名
根據歐盟委員會進行的一項統計研究,2018 年至 2021 年期間,網域搶註案件量顯著增加,特別是域名詐騙(2021 年增加了 25.46%)、網路釣魚(增加了 18.71%)以及仿冒網站(增加了 5.21%)。在日趨惡劣的環境下,制定全球性的線上品牌保護策略對於維護您的品牌至關重要。
為了協助您能有效地保護您的智慧財產權,Gandi 企業服務提供兩種品牌監控工具:
- 域名註冊監控:域名監控服務可以幫助您迅速應對與域名相關的詐騙行為,讓您在特定情況下,甚至是在域名被用來發佈任何內容(例如:釣魚網站等)之前就採取動作。
- 內容監控:內容監控服務可以幫助您制止仿冒行為,保護您的客戶免受詐欺和其他網路詐騙之害,尤其是在域名被用來散佈刻意不使用品牌名稱的不法內容的情況下,也能受到保護。
透過域名監控快速應對與域名相關的詐騙
域名監控服務的優勢
與域名相關的詐欺行為已成為企業所面臨的普遍威脅。域名註冊的便捷性、價格的可負擔性,以及 B2B 市場中對這些行為缺乏警覺性,都是企業在數位領域面臨風險的主要原因之一
域名監控服務可讓您監控使用特定商標的域名和子域名,其目的是偵測非法使用行為或潛在威脅,進而保護企業及其客戶、員工和合作夥伴免於各種威脅,包括:
- 網路釣魚詐騙
- 竊取身份以進行金融轉帳
- 銷售仿冒產品
透過 Gandi企業服務的域名監控服務,您可以確保:
- 快速應對域名相關的詐騙
- 以更加實惠的預算保護品牌,不須再單獨註冊大量域名
- 減輕自行管理域名的負擔
域名監控服務如何運作?
Gandi企業服務的域名監控服務透過系統來監控網際網路,以偵測域名和子域名的非法使用行為。
域名監控系統的解決方案由我們的域名專家開發,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線上品牌保護需求且具備三大優勢:
- 反應迅速:系統能夠在域名註冊後 24 小時內偵測到非法註冊的域名,讓您能及時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
- 全面監控:系統鍵控範圍涵蓋 1,200 種以上的域名後綴(TLD),且每天監控近2億個域名。每當市場上出現新的 TLD,系統的監控範圍也隨之擴展。
- 創新價值:監控範圍延伸至子域名(域名之前的字母)、字形變異(如額外增加或缺失的字母、字母顛倒等),以及 IDN 同形字(使用視覺上相似或相同的非拉丁字母字符),以確保提供最大保護範圍。
域名偵測全年無休,每年365天運行,對於敏感的品牌名稱,系統會每日自動發送警報。如此一來,您可以迅速應對並向侵犯您智慧產權的域名註冊提出異議。如果您需要法律建議,Gandi 企業服務提供附加服務,如正式通知、UDRP 程序(統一域名爭議解決政策,由ICANN制定的域名爭議解決程序)及其他相關保護機制。
Gandi 企業服務的域名監控服務是一項優秀的工具,適合任何希望保護品牌並控制預算的企業。在進一步的線上品牌保護策略中,這項服務可以配合內容監控服務使用,這對於電子商務企業尤為重要。
使用線上內容監控服務打擊仿冒品
為什麼您需要線上內容監控服務?
實施線上內容監控服務可以幫助您識別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並打擊線上仿冒品,這些在網路上越來越常見的問題對品牌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甚至導致客戶流失。面對這種情況,Gandi企業服務團隊與多個專家夥伴合作,提供線上內容監控服務。
與域名監控服務相比,線上內容監控服務提供了額外的覆蓋範圍,涵蓋了:
- 市場平台
- 社群網路
- 行動裝置應用程式
這種多面向的動態監控為品牌提供了顯著的附加價值,尤以品牌及形象受到損害的企業能夠受益。並藉由以下方式,使企業能夠評估品牌的使用情況,重新掌握使用權:
- 快速識別並優先處理濫用情況
- 快速刪除假公告
- 透過收集證據追蹤來解決線上及線下的網絡
線上內容監控服務如何運作?
線上內容監控服務有效性在於其結合了科技及和人工專業知識,這項技術透過持續掃描網路來識別非法使用情事。
這些數據會被用來鎖定主要的違法者,取得證據並採取必要措施以刪除詐騙活動和公告,這些行動可進一步提升該技術的人工智慧,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確保最佳監控效果,並可隨時間推移,持續保持高度反應能力。
因此,內容監控服務對於品牌形象受到仿冒品損害的企業來說,尤其具有策略價值。
來自 Gandi 企業服務團隊的建議
域名監控與內容監控在品牌保護層面互補,無論是偵測範圍還是其目標,結合這兩者可精確掌握品牌名稱在網路上的使用情況,並有效維護企業的聲譽。
在實踐品牌保護策略時,我們建議首先使用域名監控工具,這對於任何類型的企業來說對品牌名稱直接相關且易於使用。根據每個企業的具體需求,尤其是那些主要從事線上銷售的企業,可以進一步通過線上內容監控工具來增強保護。
欲了解更多有關監控服務的訊息,請聯繫您的客戶經理或寫信給 Gandi 企業服務團隊 corporatecontact@gandi.net。
Tagged in corporateNom de domaine安全性